本文共 179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校招经历与学习分享
我的校招经历堪称坎坷,然而这段奇遇也的确给了我不少宝贵的经验。从一名双非本科非科班的学生,到最终拿到北京总包35w+的offer,这段路线虽跌跌撞撞,却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原本我的大学生活就非常浮躁,混着混着直接到了大三下学期才猛然醒悟:原本想要混毕业的话,随着疫情的影响,困住在家里上网课,连日常的课业都支离破碎,更别说职业规划了。我选择了一条完全新的道路:当程序员。
决定后,我立刻开始系统性规划学习计划。这段时间,我几乎把自己变成了技术学习机器:
语言学习:由于我有一定的C知识基础,所以学C++相对比较顺利。我快速浏览了《C++ Primer》和《Effective C++》等经典书籍,但没啃完整本《C++ Primer》,而是选择了更贴近学习需求的《C++ 新经典》和《Essential C++》作为入门读物。
系统性学习:面对数据结构与算法,我选用了《剑指offer》和LeetCode的100道难题作为基础练习框架。后来又参考了Labuladong的算法小抄,逐步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框架。
补充其他必修科目:为了应对校招问答,我重新审视了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、数据库(MySQL和Redis)、Linux系统等科目。对操作系统,我选择了一条从浅入深的学习路径:《操作系统导论》→《现代操作系统》→《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。
实际操作:虽然没有大把项目实践经验,但通过构建个人项目和利用在线实战平台,我大多数理论知识也得到了验证。
面试路上,我经历了无数次修罗场。记得第一次投向深信服的面试,那场面试让我红着脸 unload'd:面试官问起我专业所学知识,我连最基本的模电、数电都说不清,场面十分尴尬。那场面试成为我转折点,从此以后,我开始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
面试中 exposures my weakness,让我认识到光有学历和简历并不能衡量一个候选人的实力,于是决定停止投简历,专注于自己的人设定。开始了每天学习的生活,长时间高强度学习虽然颇具挑战,但也让我建立了扎实的基础。
在上百次投递后,每个面试机会都是一次自我验证的机会。最终在深信服的线下校招中,我拿到了base 长沙的5k+offer。由于心态不够历练,我最终没有签约,而是继续保持学习状态,投入到了后端开发方向。
到了春招时,我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之前积累的面试经验,又一次出色应试,最终在某大厂拿到sh 30K的offer。这个机会让我意识到,初期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。
在大厂实习后,我发现部门的业务方向与我预期的有一定差距。于是,在四月初,我离开实习岗位,专注于春招继续布局。最终,在另一家全国性的电商平台拿到了base北京的35w+总包offer。
这条路线告诉我,在职业生涯中选择正确的方向至关重要。同时,它也提醒我:后辈们,尽早做出选择,积累扎实的技术基础,持续学习,才能在这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立足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
全面提升技能: 技术的选择是决定的关键。C++作为一个稳妥的选择,让我在竞争激烈的校招中占据了一定优势。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选拔是成功的关键,而操作系统、网络、数据库等专业课的深入了解更是立足大厂的基石。
简历写作讲衔接:我的简历经历了多次修订,最终定格为结构清晰、真实可靠的简历格式。每一个技术点都经过精挑细选,关键技能的描述充分体现了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。
学习方法:断片化学习虽然有效,但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。这方面,我更倾向于系统性学习:先构建知识树,再细化到具体细节。知识的循序渐进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是长期学习的根本。
面对挑战时的态度:无论是技术难题还是面试压力,都要保持冷静。遇到不会的问题,坦率表明,不要硬拼蹭场。这场面试不仅考查你对知识的掌握,更考察你的智商和职业素养。
持续学习:校招结束只是投入人生的起点。不断学习,保持技术敏感度,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立足并不断进步。
这一路走来,我也深刻体会到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和挑战。希望我的经历能为有志向的同学提供参考,最终让他们也能在这个行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。
转载地址:http://fsskk.baihongyu.com/